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道小题,约5240字。

  钦州市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B卷)
  一、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结构分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则是对导语内容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以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一般情况下,新闻都要有背景材料。
  B.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都属于逻辑顺序。
  C.《陋室铭》的“铭”与《爱莲说》的“说”,都相当于现在的议论文,不同的是“铭”大多用韵,“说”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D.尽管是人教版的教材,但是八的选文有不少与我们浙江有关,如《信客》作者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台阶》作者李森祥是浙江衢州人,《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是浙江上虞人,《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是浙江杭州人,《背影》作者朱自清在温州中学教过书,《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在永嘉楠溪江隐居过。
  2. 根《据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内容,下列关于恐龙灭绝原因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恐龙灭绝使大陆漂移。
  B.恐龙灭绝不是火山爆发的结果。
  C.天体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撞击造成的火山喷发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3.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其中《大学》《中庸》是《 礼记 》中的两个篇章。选自其中的文章《大道之行也》提出古代大同社会的纲领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桃花源记》《陋室铭》《核舟记》是按照朝代先后排列的作家的作品。
  5.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C.《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6.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劫 难(灾难)   尘 埃 (灰土)      陨 石(陨落)
  B.上 溯 (往上推求或回想)   争论不 休 (停止)
  C. 致 密(细致)   潮 汐 (夜间的潮)   俯 冲(头低下)
  D. 漂 移(漂浮)   天衣无 缝 (缝纫)
  7. 下面句子画线处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
  A.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 仅 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
  B.所有陆地 似乎 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C.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 于 世界各地。
  D.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 可能 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二、 拓展探究
  8. 文学常识填空。(3分)
  (1)《阿长和<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
  (2)《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   
  (3)《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    期间
  9. 【题文】默写(18分)
  1、          ,莲动下渔舟。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3、          ,回车叱牛牵向北。
  4、心在天山,         。
  5、孤村落日残霞,          。
  6、《桃花源记》中形容狭隘幽暗的山中小洞突然开阔明亮起来的语句是“        ”,它后来被引申为表示通晓领悟的意思。
  三、 基础题
  10. 按要求默写(8分)
  ①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②相顾无相识,   。《野望》
  ③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