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字。
“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 七(7)班李世鹏
一.汉语汉字中的马
(1)马字的演变
字体 甲骨文
金文
六书通的篆体 说文解字的篆体 繁体字 简 体 字
(宋体) 简体字(楷体)
前期
馬
马 马
后期
1、象形文字
你看,这三笔表示颈上的毛,还有马的脚和尾巴。象形文字其实就是图画,平常说书画同源,意思是开始时字就是画,字从画中来。
2、篆书
我们所说的篆书通常是指秦始皇时代使用的书体,写得很规范,要求一笔从头到尾粗细一模一样,用毛笔来书写相当难。正是难写,不方便使用,这种字体在秦代之后就不通用了。
3、隶书
下面的 “马”字的写法,不管结构还是笔画,大家好象有点熟悉,是汉代的隶书, 我们现在电脑里的隶书就是汉代隶书的形体简化过来的,字形是扁的。
我们在这里发现,“马”字的隶书是没有钩的。
4、楷书
楷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写得最好的是唐代。楷书最实用,最容易辩认,但也是最难写的。
现有我们看到的李老师写的这个“马”字是一千多年前开始用的,是繁体字,现在台湾、香港、澳门用的都是这一个,我们现在用的楷书“马”字是这个字的简化字。
5、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速书写,是人们常用的书体,有实用价值,也有审美价值。这种字体从魏晋时代开始流行,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马”字的行书比起楷书,有些笔画连在一起,比如四点连成一条波浪线。
6、草书
比起行书,草书书写的速度更加快,笔画省略,很多笔画可以连成一笔来字,形体变形夸张,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马”字的草书,一笔而过,有人说楷书如人站立,行书如人走路,草书如人跑步,说得很好。
(2)以马为偏旁的字
驰(马走的动作)骊(纯黑色的马)骑(骑马)驹(小马)驮(马载东西)骏(好马)
騮(黑鬃黑尾的红马)骥(好马)驿(多指更换马匹或休息的地方)驷(套着四匹马的车)
(3)有关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拍马屁】比喻谄媚、阿谀、奉承。
(4)马的俗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