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方案<br>
[指导思想]<br>
1.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br>
2.尝试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语文学习。<br>
[教学目的]<br>
1.学习课文内容,积累一些知识。<br>
2.进行读诗方法的一些训练。<br>
3.对学生进行一点文学上的熏陶。<br>
[教学创意]<br>
全课的教学分四个步骤:<br>
1.深情地诵读;<br>
2.细腻地品读; <br>
3.优美地解读;<br>
4.丰富地联读。<br>
[课前探究]<br>
发放问卷,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br>
余光中《乡愁》诗“探究式学习”问卷<br>
乡愁 余光中<br>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br>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br>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br>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br>
一、 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br>
二、 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见自读提示),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br>
三、 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下面抄下这些比喻句(见课后练习)。 <br>
<br>
四、 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见课后练习),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br>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br>
<br>
五、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全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