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00个字。
安龙县新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半期测试试题
制卷人:铁永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2分/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抽噎(yē)   阔绰(chuò)
恣睢(zì suī) 一抔(póu)黄土 
B.忐忑(tà tè)  嗤笑(chī)
敷衍(yǎn)  襁褓(qiǎng bǎo)
C.亵渎(xiè dù) 萧索(xiāo)
扶掖(yè)   风骚(sāo)
D.旁骛(wù) 潮汛(xùn) 
陨落(yǔn) 田圃(pú)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代天娇 断章取义 廓然无累 怒不可遏
B.红装素裹 恪尽职守 重蹈覆辙 自知之明
C.温声细语 媚上欺下 气吞斗牛 化为无有
D.强聒不舍 恼羞成怒 无与轮比 十拿九稳
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须:必须)
B.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素:平时)
C.《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承:继承)
D.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枘凿:比喻两不相容)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  B.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拟人) C.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比喻)
D.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借代)
5、对下列语句所反映的信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人物”主要是作者自指,这句话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B.“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是颂歌式的抒情,在这一句里,作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C.“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作者之所以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因为他的辛苦展转,是因为在外面生活得不如意。
D.“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句写出了程老师也被李京京的朗读所感动,同时为自己简单地拒绝他的朗读申请而羞愧。
6、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致女儿的信》、《夜》的作者都是苏联人。
B.《蝈蝈与蛐蛐》、《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文学作品。
C.《心声》、《孤独之旅》都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品。
D.《雨说》、《星星变奏曲》写于相同的年代,反映了相同的主题。
7、对下列复句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递进关系)
B.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于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递进关系)
C.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转折关系) D.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假设关系)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作者的想象过于离奇,描述过于夸张,就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应。
B.他们移风易俗办婚事,此事传开后,成为佳话,村镇人家的婚嫁纷纷效尤。
C.花花绿绿的世界,其中有多少虚伪、欺诈、凶残,这些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D.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无济于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