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200字。 四川省二龙中学高2006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紧扣考纲、难度适中、题型灵活、语言材料新颖、具有较高训练价值
二龙中学高2006级第二次月考试题(2005.11)
语   文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诧异     岔路     姹紫嫣红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笃学     亵渎     穷兵黩武     初生牛犊不怕虎
C.犀利     潮汐     熙来攘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嗜好     俟机     肆无忌惮     偷鸡不成蚀把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冒昧     互联网       鬼斧神工      称心如意
B.剽悍     返回舱       纷至沓来      一笔勾消
C.装潢     抑郁症       真知卓见      满腹经纶
D.沉湎     名信片       忠贞不逾      标新立异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日本《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都以很小的篇幅予以“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B.如果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
C.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诗人;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D.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袁蕾嗟叹: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在夸奖《天下无贼》,而实际上该剧“一环强扣一环”的戏剧结构,只是跟着好莱坞大片邯郸学步。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  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
“生态炸弹”——电脑
    “一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大声疾呼。
    生产一台电脑大约要消耗1.8吨燃料、水和化学物质等资源。即使是生产一台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电脑,也需消耗240公斤化石燃料,1500公斤水和22公斤各种化学物质。生产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如芯片则必须在高度清洁无尘的车间内进行,连使用到的水也要经过特别处理。可见,生产电脑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统计数字显示,生产电脑所需的化石燃料是电脑本身重量的10倍,而生产汽车和电冰箱所需的燃料只有自身重量的2倍。更令人担忧的是生产电脑显示器、芯片、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有毒物质如石棉、砷、汞、铅、含溴防火材料。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这些有毒物质有可能散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电脑配置还包括一些看不见的隐形“配置”,如石棉、砷、水银、铅、放射性物质等等。它们就隐藏在显像管、电子电路、机壳和主板中。电脑报废后,这些有毒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它们随时可能变成我们身边的“生态炸弹”。
    正因为电脑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所以,电脑垃圾更难处理。如果采用焚烧的方 法,必将直接污染大气、水源,甚至引起人员中毒;如果采用深埋的方法,有毒物质还将慢慢渗透出来,污染地下水层、庄稼和人,仍可能惹出大祸;如果回收处理,由于代价不菲,此项工作进展缓慢。美国IBM公司为处理报废电脑支付的费用是30美元每台,回收公司却觉得无利可图。所以,大部分国家的电脑垃圾不是废物利用,而是直接被送到垃圾站,甚至非法走私到第三世界国家,电脑就成为“生态炸弹”。
    测试表明,打印机、显示器、遥控器、摄录像机等所有电子产品在工作时,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各种电子设备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电子雾。这种电子雾充斥在空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容易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健忘等各种不良症状。电脑中的“隐形杀手”到底有多少,现在仍说不准。
(摘自《百科知识》2004年第10期)
6.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论据,错误的是                                 (    )
A.生产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即使是使用的水也有特殊标准。
B.生产与电脑所需的燃料质量要求高,而且消耗的燃料非常多。
C.生产电脑显示器、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石棉、砷、汞、铅放射性物质、含溴防火材料等有毒物质。
D.打印机、显示器等电脑配件在工作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电脑的生产流程、电脑生产工艺所需的材料、电脑工作和报废后的情况看,一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