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80字。
动静结合,摇曳生姿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
技法点拨
文章中的描写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二者相结合,才能使我们所描写的对象摇曳生姿、形神毕肖。
静态描写有背景或画面的效力,有助于氛围的渲染、抒情的催化。动态描写能赋予描写对象以生气活力,使得画面更鲜明生动,甚至推动情节的发展。
静态描写更多地借助视觉、想象和联想,动态描写往往借助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
动静结合的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以动衬静;动静相生。
譬如汪曾祺《八月骄阳》里的一段话: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s_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作者用十分细腻的手法,一笔一笔描绘了老舍生命的最后瞬间,极尽渲染之能事。知了的喧闹(动态描写)反衬了主人公的安静(静态描写),忽上忽下忽起忽落的蝴蝶一如主人公投湖前纷乱的内心世界(外静内动),而蝴蝶、蛐蛐、油葫芦、金铃子、野茉莉、大鱼等种种生灵的美丽、生机、宁静、祥和(以动衬静,大自然的天籁正是一种洪大的寂静),以及星星的悄然出现(星星本来是静景,这里是化静为动),又间接表现出主人公对这个美丽尘世的眷恋,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好的描写可以让我们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产生全新的感受,也可以让我们对素未谋面的事物恍如久别重逢。
尝试视听结合、动静相生,让你的描写摇曳生姿、形神具肖。
时文引路
陶然亭的雪(节选)
俞平伯
悄然的北风,黯然的同云,炉火不温了,灯还没有上呢。这又是一年的冬天。在海滨草草营巢,暂止飘零的我,似乎不必再学黄叶们故意沙沙的作成那繁响了。老实说,近来时序的迁流,无非逼我换了几回衣裳;把夹衣叠起,把棉衣抖开,这就是秋尽冬来的惟一大事。至于秋之为秋,冬之为冬,我之为我,一切之为一切,固依然自若,并非可叹可悲可怜可喜的意味,而且连些意味的残痕也觉无从觅哩。千条万派活跃的流泉似全然消释于无何有之乡土,剩下的“漠然”这么一味来相伴了。看看窗外酿雪的同云,倒活画出我那潦倒的影儿一个。像这样喑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