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0980字。

  2017届高三学年初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I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写作,要有语言创新意识。常用的汉字只有两三千个,但是如何   ▲    应用却没有止境。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我们读过的作品中,有些词句的妙用让人    ▲   ,有些语言的精美令读者     ▲    ,成功的表达无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
  A.糅合   拍手称快    刻骨铭心  
  B.糅合    拍案叫绝   耿耿于怀
  C.组合   拍案叫绝    刻骨铭心  
  D.组合    拍手称快   耿耿于怀
  C
  糅合:搀和;混合。
  组合:作为名词,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的整体;作为动词,是指组织成整体。
  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可用于对某人的言语或佳作等。
  耿耿于怀,成语,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刻骨铭心:铭,把文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
  2.下列成语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日理万机     肝肠寸断
  C.兔死狐悲     百花争艳     莺歌燕舞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先人     呆若木鸡
  B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们把思念托付给明月,让那皎洁的月光带着问候飞向那身处远方也在想念我们的亲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固然喜欢独处的生活,但是也不拒绝来客,今有好友来访,心中也是满心喜悦。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当那些满头白发的游子回归故土时,儿时的记忆在现实中找不到熟悉的痕迹。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暮色降临,月光浮起,微霜点点,远行之人投进旅店,以缓解那行路的颠簸、前程的忐忑。
  D
  4.某同学从自己所读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路遥的世界》《犀利叔本华》《巨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组:《美国校园枪击案》《港独的嘴脸》《IS的兴起》《军国主义的幽灵》
  第三组:《旧时光里的年味》《消失的脸谱》《怀念瓦当》《奶奶的芭蕉扇》
  A.轨物范世   灯红酒绿   雪泥鸿爪
  B.金科玉律   灯红酒绿   昨日黄花
  C.金科玉律   光怪陆离   昨日黄花
  D.轨物范世   光怪陆离   雪泥鸿爪
  D
  轨物范世:是指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金科玉律 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雪泥鸿爪: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昨日黄花:系“明日黄花”之误用,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东西。
  5.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C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另外,还有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