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1---《林教头风雪上神庙》导学案.doc
10--《谈中国诗》导学案.doc
11--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12---《作为生物的社会》.doc
13---《宇宙的未来》导学案.doc
3----《边城》导学案.doc
4--《归去来兮辞》.doc
5--《滕王阁序》教案.doc
7---《陈情表》.doc
8--《咬文嚼字》导学案1.doc
9---《说木叶》导学案.doc
《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doc
《6--逍遥游》导学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1课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1、在理清情节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过程。
2、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3、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把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小说官逼民反,反封建主义的主题。
导
学
策
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
要点 认识《水浒传》,了解林冲的相关情节,初步分析小说情节。
导学
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情景
导入 1、播放歌曲《好汉歌》,提问学生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引出《水浒传》。
2、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梁山好汉,引出林冲。
3、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与原本就在底层生活的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截然不同,那为什么却走上了同一条道路,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呢?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根据教师引导初步进入作品内容
一、介绍《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加工整理而成。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最终失败的历史原因;同时也塑造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梁山英雄形象。因此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章回体: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其特
……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之
《边城》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作品并疏通字词。
过程与方法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通过学习,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性之美。
导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理解、品味。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表达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1)了解沈从文及《边城》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情
境
导
入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我们学过沈从文哪些作品呢?《云南的歌会》学生回顾作品内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边城》,领略湘西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学生思考表达
……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2单元第5课之
《滕王阁序》导学案
主备人:许娜 审核:彭曌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以及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1、引导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1、积累文言字词。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先自读课文,然后自行质疑讨论解决,教师予以点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多媒体课件PPT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1、文学常识及创作情况介绍;
2、疏通文意,通读全文,初步梳理课文结构。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
活动 个性
补充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1、作者介绍:见课下注释①。
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
见课下注释①及资料
3、关于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
根据教师引导初步进入作品容……
学生勾画教材及学案资料上对作家和背景的重要信息介绍,做好必要的补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