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4380字。
Ⅰ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敕造Chì 残羹冷炙 zhì 不更事 jīng 裉袄 kèn
B.孱头Càn 间或一轮 jiān 沸反盈天 fèi 两靥 yè
C.蹙缩Cù 鳏寡孤独 guān 汗涔涔Chén 监生 jiàn
D.便宜Biàn 冠冕堂皇 miǎn 苌弘化碧 hóng 讪讪 shà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不更事 gēng ,B.间或一轮 jiàn ,C.汗涔涔Cén。故正确选项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喋喋不休 心照不宣 销声匿迹 无所事是
B.锋芒毕露 盛气凌人 按布就班 面面俱到
C.一衣带水 积重难返 安然无恙 哗众取宠
D.俯首贴耳 进退维谷 忧心忡忡 索然无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无所事事,B.按部就班,D.俯首帖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导,也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总喜欢颐指气使,不顾及别人尊严。
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立相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可用来指尽力的心理确实是想尽力的,也可以是不肯出力,婉约拒绝的托辞。C意思与语境不符,不足为训: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D项“鼎立相助”用于称别人帮助自己。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解答成语题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注意搭配的对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B.经考古专家20 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 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系列重大成果。
C.李少康在师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四处搜集和研读有关自动化控制的各种资料,运用最新的技术改革了放映设备。
D.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 项“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B语序不当,应将“整理、研究和发掘”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C项:成分残缺,“在……下”是介词结构做状语,谓语部分加了一个“他”,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李少康”便没有相应的谓语,删去“他”,或删去“李少康”。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排除B; ①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C;AD都以③续前,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
A.关汉卿元代杂剧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纪君祥同称为“元曲四大家”。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被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