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8390字。
  九年级语文试题2016.10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扬州是一厢柔婉①(wǎn)的情怀,是诗词歌赋的袅袅②(liǎo)余音,是历史深处斑斓③(lán)的记忆,闭上眼,也能看到一朵琼花的妩④(wǔ)媚。走在那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上,轻抚饱含沧桑的灰白高墙,在狭长幽深的小巷中探寻历史的痕迹,暂时逃离了现实的喧嚣,一点点将自己融入到唯美的古典里。倏⑤(shù)忽间,仿佛看到崔颢愁于烟波江上,杜牧醉倒于秦淮瓦肆⑥(sì),苏东坡把酒静观山岚氤⑦(yān)氲,多想在烟雨蒙蒙中赤脚走在青石板上,拍遍朱楼的阑槛⑧(kǎn),望尽东逝的流水,玩赏一树嫣然的琼花,洗去一身的浮华。
  A.②③⑧B. ①④⑤C.①⑥⑦D. ③④⑥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
  A.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B.一些“9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全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或是“鸟巢一代”。
  C.在繁忙而紧张的初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闲适。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B.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C.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D. 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 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 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明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然谢世,村民“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D.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 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选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浩大声势和结果,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
  B.“真假结合,虚实相生”是《桃花源记》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C.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以生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D.《捕蛇者说》中“蒋氏”与作者的谈话是全文最为华彩的章节,通过蒋氏之口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剧起源于江都一带的香火戏和花鼓戏。香火戏用大锣大鼓伴奏,唱腔高亢粗guǎng,人们又称它为“大开口”;花鼓戏以丝弦乐器伴奏,唱腔细nì,人们也叫它“小开口”。光阴荏苒,香火戏与花鼓戏的影响遍及扬州地区和苏北一带,人们都在jìng相传唱。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香火戏与花鼓戏慢慢融合在一起。20世纪30年代,苏北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艺人在上海同台合演了《十美图》,从此,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朵奇pā——扬剧。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