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6620个字。

  天水市一中2016级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舸舰(kē)青苔(tái)忸怩(ní)妄自菲薄(fěi)
  B.彳亍(chì)给予(jí)火钵(bō)追本溯源(shuò)
  C.遒劲(qiú)瞋目(chēn)宫阙(què)耳濡目染(rú)
  D.叱骂(chì)骨髓(suí)檐头(yán)扼腕叹息(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 瞋目    峥嵘岁月 凄惋迷茫
  B、尸骸彘肩星辉斑澜披荆斩棘
  C、长蒿 变徵书生义气     离别笙箫
  D、攒射     戮力秋毫无犯     长歌当哭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如鲁迅所言: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勇于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文艺风范,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家国情怀。
  B.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的英国之行,不仅昭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而且开启了两国关系通往“黄金时代”的大门,在中英关系发展史上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C.在《咏荆轲》一诗中,陶渊明认为荆轲刺杀行动失败的原因是“剑术疏”造成的。
  D.当今仍有不少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鸿门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精彩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
  5.下列各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唐盛于宋,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词牌”规定词的格式与曲调。
  B.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而作。
  D.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是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6.下列加点的字,与“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同的是
  A.进兵北略地B.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C.朝济而夕设版焉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不阙秦,焉取之
  B.①吾其还也②君知其难也
  C.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①吾属皆且为之虏矣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nǎng)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