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4520字。
阆中中学校2016年秋高2016级第一学段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含书写5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教师:田彦江 审题教师:吴万里)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本试卷自己带走保存。
第Ⅰ卷(共30分,每小题3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 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鸿雁是随阳之鸟,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
发人们对光明温暖的追求和团结奋进的热忱。
B.鸿雁在飞行时,翅膀拍动频率适中,沉雄有力,冲入秋空,给人心胸开阔,精神振
奋的审美感受。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翔姿优美,亦刚亦柔,阵容壮观,能唤起古
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2. 下列关于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3分)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B.“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C.“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戴叔伦《孤鸿篇》)
D.“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
州定慧院寓居作》)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之浅吟低唱、鹰的竦峙树端、燕的栖息房梁、鹤鹭的兀立
江滩,其审美意蕴较之鸿雁列阵没有高下之分。
B.文章拿蟋蟀、鸣蝉、鹰鹞、鹤鹭等与鸿雁做对比并引用古诗词中的句子,是为了突
出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C.最后一段中的“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景
中情,情中景”、“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
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二、文言文基础题(21分,每小题3分)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 军:驻扎
B.愿足下更虑之 更:改变
C.臣愿得谒之 谒:拜会
D.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鼻涕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不得持尺兵 不得召下兵
D.丹不忍以己之私 乃遂私见樊於期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太子丹恐惧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愿大王少假借之
7.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又前而为歌曰 ②太子迟之 ③且君尝为晋军赐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