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0个字。

  日历
  【教学建议】
  1.激情导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当我第一次读冯骥才的《日历》时,我不禁象今天这样,悄声吟诵起朱自清的《匆匆》了。可是我觉得,在日子面前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既然日子的色彩和生命都是我们赋予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让日子的色彩显得暗淡,让日子的生命变得枯萎。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意识到,那一页页日历上,流淌的是时间,被我们撕去的,是生命。但愿,今天我们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会对时间,对生命,对人生,都会有些新的认识。
  2.简介作者的生平与作品。
  冯骥才,1942年生,浙江慈溪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喜爱美术、音乐、文学及球类运动。1961年高中毕业入选天津市篮球队,四年后因伤转入天津书画社从事美术工作。1978年调天津作协从事专业创作,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雕花烟斗》《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小提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以及中篇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散文集《珍珠鸟》《巴黎,艺术至上》《倾听俄罗斯》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推出一套10册《冯骥才名篇文库》。
  3.检查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让学生自己找出生僻或认为重点的字词,通过标音、注释来解决疑难、重点字词。倒行逆施刻骨铭心黯淡无光侥幸拍摄纯粹
  4.整体把握,理清脉络。本文怎么从日历谈到时间与生命呢?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我们一道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朗读以下文段,概括大意。
  (1)(第2—3自然段)扯下一页日历——向往明天但又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
  (2)(第4—6自然段)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因为那是生命的页码。
  (3)(第8—9自然段)明白日历的意义——生命忠实的记录。
  (4)(第10—15自然段)不肯再去扯日历——因为想保存岁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