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20字)
18、祭十二郎文
主备:林 健    审定:周 玉   陈晓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能较好的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三)、德育、美育目标 
1、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2、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3、选取生活细节如实叙写,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人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学法指导:
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讨论,具体是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细节描绘片断,文章的强烈抒情的句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从家常琐事娓娓道来中的铭心刻骨的骨肉至情,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自己宦海浮沉的凄楚感慨。 
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1、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作积累。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明确目标 
    鉴赏古代散文,首先应读懂文字,本课时在初步疏理课文层次的基础上重在解析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并作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1)、由唐宋八大家,或由韩愈的《马说》《师说》;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引入新课教学。
   (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