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1530字。

  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一、课内基础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偷偷地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C.北海虽赊                     赊:远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窃:私下。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 B.左右欲刃相如 C.叩关而攻秦 D.而相如廷叱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树:名词活用作动词,种树;B项,刃:名词活用作动词,杀;D项,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3.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奚以知其然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A项,判断句;B项、C项、D项,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的能力。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许多人;B项,朽木:古今意义相同,腐烂的木头;C项,猖狂:古义为狂放,不守礼法;今义为肆无忌惮,含贬义;D项,下车:古义为官吏到任;今义为从车辆上下来。
  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填然鼓之                                                ④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谨拜表以闻
  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⑨单于壮其节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②③/⑤⑥⑧/⑩/④⑦⑨ B.①③/⑤⑩⑧/⑩/④②⑨
  C.①②⑨/⑤⑥⑩/⑧/④⑦② D.①③/②⑨/④⑤⑩/⑥⑦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①③中“水”“鼓”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⑨中“奇”“壮”都是意动用法;④⑤⑩中“内”“间”“云”都是名词作状语;⑥⑦⑧中“闻”“膏”“负”都是使动用法。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