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道小题,约5620字。
树德中学高2015级第三期10月阶段性考试 语文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课内文言(19分)
(一)选择(9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无罪岁 岁:年成
B.其曲中规 中:符合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遗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请以战喻 不能喻之于怀
B.假舟楫者 愿大王少假借之
C.秦有余力制其弊 率疲弊之卒
D.金就砺则利 还来就菊花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相传尧分天下为“九州”,如兖州、梁州;秦设郡,如桂林、象郡;唐设道,如江南道、剑南道;宋设路,如广东路、湖北路。
B.“连横”和“合纵”其实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前者是指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策略,后者是指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C. “黔”意为黑色,秦代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秦代以“黔首”称呼百姓。而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只能穿着麻织的布,所以又以“布衣”代称百姓。
D.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倡导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实际上是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
(二)翻译(10分)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译: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译:
二、理解性默写(10分)
7、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贫富差距悬殊,从反面论证自己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过秦论》中体现秦始皇通过强大的武力对胡人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课外文言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①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