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道小题,约8780字。

  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语  文
  一、 古代诗文阅读( 28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兴于怨刺               刺:指责        行比一乡  比:比较
  B.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凡:一共        夙遭闵凶  凶:不幸
  C.乐于诗而发之             发:抒发        慈父见背  见:我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盛筵难再  再:第二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者
  B.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辄抑于有司                         俨骖騑于上路
  3.下列对于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大多出于困厄之士的笔下,他们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就把内心郁积的忧愁感慨转化为诗兴,写出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B.第二自然段叙述梅圣俞到老仍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梅圣俞未能摆脱“得施于世”命运的悲叹。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认为二百年之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杰作。梅圣俞诗歌之工可从此话中体味出来。
  D.本文是一篇序言。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赠序与书序。如《送东阳马生序》为赠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为书序。
  4.翻译(8分)
  (1)(4分)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2)(4分)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二)古代诗歌阅读( 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筠:竹。
  5.“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至少两种)?有什么艺术效果?(4 分)
  6.词的最后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风飘飘而吹衣。
  (2)聊乘化以归尽,                 。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5)凡在故老,                     ,                     ,特为尤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8分)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 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