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道小题,约472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3.□□□□□,天寒白屋贫。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8.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作者是北宋哲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世人盛爱牡丹( )
③陶后鲜有闻(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2分)
12.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2分)
13.文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4分)
14.文中结尾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徽
⑴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这图案对于本地油漆名匠的我们家极不相宜,到了我进省美术学院学习后,简直不能容忍这粗劣的艺术造型的存在,并且还堂而皇之作为家徽的图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