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9990字。
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联考测试卷
语 文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是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的机械发明。这是一种由车子和一个木人构成的指向机械,车中装有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装置,并与木人相连,木人有一只手指向
南方。不管车辆朝什么方向行走,在自动离合齿轮装置的作用下,木人的手都指向南方。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传说在上古时期神农和蚩尤发生战争,神农因迷失方向战败。于是神农向黄帝求援,黄帝便造了指南车,与神农共同抵御蚩尤。因有了指南车指引方向,最终击败了蚩尤。另一个传说是,周公时,南方的越裳氏派使者晋见周成王,归国时周公为了让使者不致迷路,便造了一辆指南车送给他们。
传说只是说明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当然不能代替史实。据史料记载,三国时的马钧可能是第一个制作指南车的人。马钧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他制造了用于农业灌溉的龙骨水车,“其巧百倍于常”。他还改制了诸葛亮所造的连弩,“钧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马钧在魏国担任给事中时,“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钧作之,而指南车成”。
《宋史•舆服志》则详细记载了燕肃和吴德仁所造指南车的结构和技术规范,成为世界史上最宝贵的工程学文献之一。
燕肃制造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宋史•舆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齿轮的直径、圆周以及齿轮的齿距与齿数。
车轮转动,带动附于其上的垂直齿轮,该附轮又使与其啮合的小平轮转动,小平轮带动中心大平轮。指南木人的立轴就装在大平轮中心。当车转弯时,只要操作车上离合装置,即竹绳、滑轮(分别居于车左和车右
的小轮)和铁坠子,就可以控制大平轮的转动,从而使木人指向不变。例如,当车向右转弯,则其前辕向右,后辕必向左,此时只要将绕过滑轮的后辕端绳索提起,使左小平轮下落,从而与大平轮离开;同时使右小平轮上升,从而与大平轮啮合,大平轮就随右小平轮而逆转。由于各个齿轮匹配合理,车轮转向的弧度与大平轮逆转弧度相同,故木人指向不变。由此可见,古人已经掌握了关于齿轮匹配的力学知识和控制齿轮离合的方法。
其后,吴德仁鉴于燕肃所制的指南车不能转大弯,否则指向就失灵这一大缺点,重新设计制作指南车。吴德仁指南车基本原理与燕肃一致,只是在附设装置方面较为复杂。他的车分上下两层。上层除木人指
南外,还有二只龟、四只鹤和四个童子。上层13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就是为它们设的。下层的齿轮装置与结构如前所述。是他发明了绳轮离合装置,以保证车转大弯也不影响木人指向。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对指南车进行详细研究后指出,无论如何,指南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共协稳定的机械,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摹控机械。
(节选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车由装有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装置的车子和一只手始终指向南方的木人构成,是我国古代重大的机械发明之一。
B.指南车是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它的发明者是谁尚无定论,但据史料记载,马钧、燕肃、吴德仁最有可能是发明者。
C.指南车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指示方向的作用,是因为车上各个齿轮匹配合理、车轮转向的弧度与大平轮逆转弧度相同。
D.指南车的发明受到后人高度评价,曾有外国学者指出,指南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共协稳定的机械,是世界上第一部摹控机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指南车的传说说明上古时期的人们就有了发明指示方向的机械的愿望,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
B.作为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发明了用于农业灌溉的龙骨水车,还改造了诸葛亮所制造的连弩。
C.当指南车转弯时,人们通过操作车上由竹绳、滑轮和铁坠子构成的离合装置来控制大平轮的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被遮蔽的王伯群
汤 涛
王伯群(1885-1944年),贵州兴义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由于过早陨逝、政治因素等原因,长期被人们遗忘。这是对王伯群的不公平,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史的不公平。
1924年,原任教于厦门大学的欧元怀教授,应厦大失学青年要求,在上海筹办新校。王伯群认为国家根本端赖教育,于是慷慨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并被公推为董事长。自此,除参与政治活动之外,他全力投入
大夏大学的建设、发展。
王伯群是大夏大学的创建者,也是大夏的精神引领者。大夏创办之后,新建的大学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上海滩的大学多达四五十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