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6630字。
抚州市临川十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妖娆(ráo )   强聒(guō)不舍诘(jié)难重蹈覆辙(zhé)
  B.旁骛(wù)亵(xié)渎聒(guō)噪一抔(péng)黄土
  C.睿(ruì)智陨(yǔn)落默(qiè)契廓(guó)然无累
  D.孜孜(zī)不倦间(jiān)令缟(gǎo)素鸿(hú)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不要做寻章摘句钻牛角尖的“老雕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游览了白塔、钓鱼台、五亭桥和很多风景点。
  B、旅鼠不去大量繁殖,就可以不避免这种悲剧。
  C、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估计,使用汽油和柴油,每年都导致3万名美国死亡。
  D、经典之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经过长久实践的检验,而是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大教育家孔子,面对子路、冉有等弟子提出的类似问题,就有不同的解释。
  ②这是因为人的性格不同、诉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
  ③时下,“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大热,不过,如果猛然一问,很多人会被问住。
  ④个人的临时情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综合幸福指数的判断。
  ⑤“幸福是什么”向来见仁见智,连先贤也不能给出标准化的答案。
  A、⑤②①④③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5.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2分)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踏春时节,美丽的江西处处鲜花盛开。井冈山杜鹃十里飘香,婺源油菜花遍地金黄,黄马樱花惹来游人如织,永修人面桃花相映红……徜徉花海,春风拂面,香醉人心,以花为媒,“花海经济”,竞相绽放。全省各地,桃花节、樱花节、油菜花节、杜鹃花节接踵而至,花海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也催开了光彩夺目的“花海经济”。
  A、江西各地鲜花节接踵而至。
  B、踏春时节,美丽的江西处处鲜花盛开。
  C、江西处处鲜花盛开,香醉人心。
  D、江西处处鲜花盛开,催开“花海经济”。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目。(4分)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B.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C.“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8.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目。(10分)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①,有足感动人者。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②,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