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9360字。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6.11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老趼(jiǎn)         铁砧(zhēn)         陨身不恤桀骜不驯
  B.谂知(niǎn)         蘸水(zhàn)         芸芸众生偃仰啸歌
  C.惩罚(chéng)        铁臼(chǔ)          流觞曲水宠命优沃
  D.螫针(shì)          椽子(chuán)        莞尔而笑放浪形骸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B.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的说法。
  D.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写文章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都要服从表达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说得清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③⑤④⑥①②D.⑤③④①⑥②
  4.下面关于《红楼梦》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因为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家务,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王熙凤也愿意到荣国府协理丧事。
  B.《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C.宝玉与金钏儿说悄悄话被王夫人听见,金钏儿遭王夫人打后羞愤自杀,贾环诬告,加之宝玉留恋戏子蒋玉菡,这些都是宝玉挨打的浅层原因。
  D.“金玉良缘”是指薛宝钗与贾宝玉应该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
  5.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庄子,名周,春秋末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屏除世俗名利,入于“逍遥”之境。
  B.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元代戏曲作家。他的作品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等,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窦娥等典型的妇女形象。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包括《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故事均取自英国的历史传说。
  D.《兰亭集序》记录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在兰亭举行的修禊诗会的事情,修禊是古人在农历三月初三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的一种游春活动,以此来祓除不祥和求福。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忠嗣传(节选)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