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五首 综合备课包(13份打包)
诗词五首.mp3
(导学案)24.诗词五首1——采薇.doc
(导学案)24.诗词五首2——十五从军征.doc
(导学案)24.诗词五首3——诉衷情.doc
(导学案)24.诗词五首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oc
(导学案)24.诗词五首5——朝天子.咏喇叭.doc
(课件) 24.诗词五首1——采薇.ppt
(课件) 24.诗词五首2——十五从军行.ppt
(课件) 24.诗词五首3——诉衷情.ppt
(课件) 24.诗词五首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
(课件) 24.诗词五首5——朝天子.咏喇叭.ppt
(相关课外阅读)诗词五首.doc
(重点语段训练)24.诗词五首.doc
24 采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4)能够熟读全诗,并能够背诵末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结合教师补充,体验文学知识积累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本诗,讨论总结出本诗的艺术特点,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本诗的写作内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
(2)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
难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走进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音乐的不同, 《诗经》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三、预习检测:
通假字
(1) 岁亦莫止( )
(2) 彼尔维何( )
(3) 维常之华( )
(4) 彼路斯何( )
(5) 象弭鱼服( )
(6) (xian)狁孔棘(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