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小题,约9840字。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审核人: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肄业(yì)长篙(gāo)惆怅(chàng)为虎作伥(chāng)
  B.青睐(lài)追溯(sù)隽永(juàn)促膝谈心(xī)
  C.目眩(xuàn)玉玦(jué)阴谋(mòu)叱咤风云(chà)
  D.夙愿(sù)桀骜(jié)端倪(ní)舐犊情深(s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激昂衣襟疾风劲草步覆稳健
  B.呕歌沼泽以逸待劳举世瞩目
  C.驾驭缜密磐竹难书骇人听闻
  D.淬火荒谬徇私枉法色厉内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2)他是我的高中同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重感情,讲_______,对周围的人都很照顾。
  (3)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________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A.盈利意气心志B.营利意气心志
  C.营利义气心智D.盈利义气心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
  B.《人民日报》评论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能独断专行,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C.教育部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的消息传出,眼前升起的应该是一幅学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的喜悦图景了吧?
  D.他虽然有很高的天赋,但由于骄傲自满,不勤奋学习,写出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电子商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B.由于她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C.昨天有三个报社的记者来到了石家庄一中,对老师们和同学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采访。
  D.《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6.下列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①草原上大量的实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②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
  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A.①④⑥⑤③②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D.④①⑥⑤②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B.见燕使者咸阳宫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 良乃人,具告沛公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引申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B.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C.距关,毋内诸侯距:离开
  D.此亡秦王之续耳续:后继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
  夜缒而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何辞为
  C.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D.公为我献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下列的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文: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然而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见陵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
  C.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背叛他。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之所以派遣将领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和一些意外的变故。
  11.对下列新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B.“消息”这个词应用比较广泛。它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
  C.通讯,是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D.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和文学性,对时效性并无要求。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B.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主要作品有《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抗战三部曲》。
  C.《左传》据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且在文学史上还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对于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按古代礼仪,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坐在西面为最尊,次为北面,再次为南面,地位最低的人坐在东面。
  B.古人称呼有称字与称名的区分,尊唤卑可称名,自称一般也称名;卑呼尊要称字。项羽对刘邦自称“籍”,表明他地位卑下。
  C.古乐调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音。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
  D.“箕踞”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鲰生”“竖子”都是骂人的话,“陛下”“殿下”则可以作为对皇帝、太子的尊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古文阅读(23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默写每空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6—20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初从高祖起丰。高祖为沛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