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7550个字。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8分)
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给下面语境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4分)
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绽开了。云xiāo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我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1)贮蓄(▲)(2)绽开(▲)(3)云xiāo(▲)(4)静mì(▲)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5)两题还需填写作者或出处。(12分)
(1)水何澹澹,▲。(曹操《▲》)
(2)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春》)
(6)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乡愁,是背井离乡的诗人心中难解的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发出“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的感慨;马致远长期漂泊他乡,以“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传达出游子浓浓的悲哀;李益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说尽了戍边将士心中绵绵的乡愁;“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重阳强欲登高,深切思念着在战乱中沦陷的故乡。
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3分)
A. 千余斤的百花蜜被预订一空,蜂农真是喜出望外。
B. 秋日的明孝陵,桂浓叶黄,美不胜收,令人流连。
C. 好友久别相逢分外亲热,连说话也显得咄咄逼人。
D. 田边的石辟邪历经千年风雨,模样依然威风凛凛。
5.对下面语境中加点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小陈:“请问去下马坊地铁站怎么走(A.动词)?”
小刘:“沿这条路向前(B.动词)走,在下一个丁字路口(C.名词)左转,下一个路口右转,再一直走到头就是下马坊地铁站(D.名词)。”
6. 选出下列语句中朗读的重音和停连不当的一项(▲)(3分)
标注符号:重音“.”,停顿“/”,连接“—”。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D.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二(37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7~8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首句借“▲(1)”和“▲(2)”两样景物,渲染了▲(3)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前两空用诗中的词填空)(2分)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运用▲(1)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2)的情感。(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