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课时,约2370字。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执课:周德良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也是第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作者运用生动、活泼、通俗、典雅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又由浅入深的介绍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以及研究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文章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生动的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教学目标:(幻灯4)
1、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重点:
1、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教学难点:
速读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地球上就只有人类有语言吗?带着这外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
二、读出下边多音字。(幻灯5)
连翘( )——翘起( )
衰草连天( )——鬓毛衰( )
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
观测( )——玄妙观( )
差异( )——差遣( )——差错( )——参差( )
三、讲解新课
(一)、下面同学们先各自然段标上序号(1至12段)。(幻灯6)
(二)、学生读后讨论,在各小题括号内应填的序号。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1--3)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4­--5)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