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623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2016年11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宵眠抱玉鞍。(《塞下曲》)
②,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⑤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⑧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
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3分)
①(jié)据②偏(tǎn)③(jiǎo)揉造作
④一(chóu)莫展⑤滑(jī)⑥若(jí)若离
3.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涕:流眼泪B.生:使……活下去C.向:从前D.病:困苦不堪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他人交往我们要做到有话当面说,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B.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
C.随着气温的下降,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国里的官员们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这是官员们阿谀奉承、奸佞献媚的证据。
B.大人国的国王很是看不起格列佛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大人国国王的狂妄无知。
C.飞岛国里有许多荒诞离奇的故事,作者借用这些夸张的情节达到讽刺的目的。
D.慧骃国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之地、幸福之所,这传达出作者对理想国度的向往和追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它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有一种色彩斑斓的闪亮石头,野猢们对其极为钟爱。这种石头一般半露在地上,野猢们会用爪子挖上一整天,直到将石头挖出来为止。之后,它们会把石头带走,藏在自己窝里的土堆下面。藏完石头后还不住得四处张望,唯恐同伴发现了它们的宝贝。
选文出自(作者)的《格列佛游记》,结合文段中的细节,简要分析野猢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与赏析(45分)
(一)(4分)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7.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2分)
8.“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2分)
(二)(14分)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①,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②。”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③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
范雎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