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20个字。
广东省雷州市白沙中学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教师版)
主编人:陈翔审稿人:定稿日:协編人:备课组使用人:七年级
14.《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设计
一、导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懂得简要复述故事。2.摘取关键语句,理解牧羊人的品格魅力。
3. 结合关键语句的品味,探讨文章主题。4. 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自主预学
(一)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让•乔诺和课文的写作背景
(二) 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栋()拣()戳()慷慨()()坍塌()()琢磨()
光秃秃()刨根问底()沉默寡言()干涸()山毛榉()
2.解释下列词语。
干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溜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文中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
(三)二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简要复述故事.
2.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体会这些语句表现了牧羊人怎样的品质。
3.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仔细读课文,完成下表。
牧羊人的活动 高原环境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1913年)
再见牧羊人(第一次大战结束)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无
(四)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写出文中你认为需要补充且应该积累的词语。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疑惑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