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400字。
  三亚华侨学校海棠湾高中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刘镇南审题人:陈升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填涂样例:正确错误[—]  [√]  [×]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导致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学校与休闲在起源上的同义,绝不是巧合。从本质上看,教育是人这一特殊的物种享受休闲的特有方式。动物只有嬉戏,没有教育。人类除了有儿童自在的游戏玩耍之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那就是教育。通过这种特殊的休闲方式,人类创造的文化得以传递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但现在的教育通过不休闲和不教育这两种方式排斥了休闲,变得只与工作有关,而与休闲毫不相关,那这教育还是教育吗?
  从自然的角度看,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换句话说,在童年阶段,儿童生活的特性,就是这一阶段的人性内涵。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的这种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如果学校和教育排斥了休闲,儿童一进入学校和教育场域,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这种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如果适应不好,就会被贴上终身都可能难以揭除的标签;如果能够适应,其本性的压抑与丧失该有多大!儿童要么不适应,要么得改变本性来适应,那这种教育不是异化的吗?
  尼尔•波兹曼认为:“由于局限儿童于书本学习,由于他们受制于书本学习者的心理以及学校和家长的监督,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儿童一进入排斥休闲的学校,其日常生活世界的大门就被关闭了。自在的、游戏的、独立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在学校里没有空间,学校排斥儿童日常生活的这些特性,而倡导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工作化”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生活方式,而是反对将学校生活变成这种单一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将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比如游戏性延展到学校生活中,使其成为一种整合的、互渗的生活呢?在两种生活之间竖起一道门墙,将儿童的特性关在门外,既异化了教育,也异化了儿童。
  在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下,儿童在人生的初期阶段就开始了繁重的“工作”——学习,使学生变成了“工作化的儿童”。身着校服的儿童与身着工作服和职业装的成年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早出晚归,都是行色匆匆。正常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成年之后,起码要到18岁之后,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童只要达到入学年龄,似乎就开始“上班”了。要不然我们为什么常说“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呢。实际上探究是人的天性,人是天生爱学习的动物,处在人生初级阶段的儿童,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游戏等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排斥休闲的教育将学习“工作化”,一个明显的后果是剥夺了学习的快乐。符合儿童探究天性的学习,在排斥休闲的教育体制中变成了类似于成年人为养家糊口不得已为之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真是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摘自《新华文摘》)
  1.下列对“双重异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排斥儿童休闲,也不对儿童进行休闲教育。
  B.学校教育没有顺应儿童生活的特征,学习于是异化为乏味的“工作”。
  C.教育使得儿童改变本性,丧失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
  D.儿童在异化了的教育环境中,本性被压抑与丧失,只有通过异化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生活。
  2.对“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自在的游戏玩耍的天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B.如果学校教育完全排斥了儿童原本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提升和引领必然让孩子异化。
  C.排斥儿童生活的学校和教育,无论学生适应与否,都会导致教育的异化或儿童的异化。
  D.学校和教育应该完全顺应儿童的生活,并且要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正是通过它,人类创造的文化才得以传递并不断创新。
  B.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休闲方式,它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C.排斥休闲的学校教育,其特征是先顺应儿童生活的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D.作者认为,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就开始“上班”了,“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