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150字。
  秦岭中学2016-2017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郑苏维审题人:晁陕飞校对人:郑苏维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小学时的同学在这异国的小岛上萍水相逢,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舒心话。
  D.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时下,“苏珊大妈”现象备受关注。有评论称,许多人被感动的原因是苏珊颠覆了“以貌取人”的大众娱乐文化的缘故。
  B.学术界中频频出现论文抄袭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因为,抄袭严重地越出了社会道德底线。
  C.河南一彩民获得88注一等奖,累计3.599亿元,一举取得了新中国彩票发行以来单张彩票获头奖金额最高的记录。
  D.2009年10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卫冕成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位110米栏三连冠选手。
  3、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节
  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
  C.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
  D.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谥号五柳先生,西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共6分,每小题3分)
  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
  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协调,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飞鸟,特别是那些在纽芬兰近海岛屿的山坡上做窝的海鸟,同样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5.下列各项中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划线句是对选文第一段首句中“多个单独的动物”的对应解说;
  B. “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这句话体现出科普文形象的语言风格;
  C. 划线句是对“粘菌……做着这样的事”中“这样”的完整诠释;
  D. “保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粘菌的细胞起初彼此疏远,互不接触。
  6.下列各种对选文材料理解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作者于是对于人类的前进抱着悲观的态度。
  B. 从列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不赞成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观点。
  C.选文以粘菌、鲱鱼以及飞鸟为例,说明了集群在种群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引用齐曼的话,是为了说明人类应该要像生物一样加强社会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