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14160字。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是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生没头没脑,学习时不加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B.捐资助学有他,义务献血有他,揭露街头诈骗有他……同事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从善如流、乐于助人的好青年。
  C.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D.高中毕业以后,李小海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便整天不学无术,在社会上瞎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A项,没头没脑: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望文生义。B项,望文生义,“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D项,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是一种长期状态,不能接受整天修饰。应改为“游手好闲”。
  做成语类题目,注意: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再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性能源危机,导致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储量锐减。
  B.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个人信息公开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C. 为方便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D.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因果倒置,不合逻辑。“导致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使得“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储量锐减”,从而造成“世界性能源危机”。B项语序不当,应将“你”移到“只要”后;特别提醒: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主语分别放在关联词的后面。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银杏是我国特有植物,人工栽培的很常见,,。,。。,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年轮结构最完整、跨度最长、植株数量最多的种群。
  ①在这一面积约1.3公顷的林地中共有70株银杏
  ②不过近年来林业工作者在金佛山南麓德隆乡杨家沟村发现了一片野生银杏林
  ③而现在植物学家怀疑天目山的银杏为僧侣所栽
  ④这是一处典型而罕见的野生银杏群落
  ⑤野生群落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仅见于浙江天目山
  ⑥植物学家一度认定银杏这一活化石植物已经在野外灭绝了
  A.⑤③⑥②④① B.③⑥⑤②④①  C.⑥②④⑤①③  D.①④⑥⑤③②
  【答案】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好声音”商业模板解析
  “中国好声音”商业模板解析
  虽然离2012年的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把“中国好声音”称为这一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不会遭到任何质疑和挑战。它的收视率第一期就达到1.5%,第二期跃至2.71%,到9月30日的“巅峰时刻”则创下了高达6.109%的奇迹。与之相对应,广告价位也节节攀升。据浙江卫视负责广告的副总监王俊透露,今年“好声音”第一季十期节目的广告费和版权销售一共赚到了三亿多,人气学员的代言广告及商业演出也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轰轰烈烈。
  从策划到操作,四个月的时间,一个亿的投入,最终获取三倍巨额盈利,短时间内拉动了几乎所有商家的神经,牵起了一张巨大的商业之网,这真是一台激情熊熊燃烧的娱乐大戏。它不仅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商业模板,且在这个传播方式正面临革命的时代,预示着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发展某种值得思考的方向。
  “好声音”与目前各大电视台已经疲沓的选秀形式相区别的,其实不仅是更大的赌注所获取的更精良的制作;也不仅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风险共担、资源互换、利益共享;更重要的是以一条条有情纽带,将参与者、选择者、观看者的喜怒哀乐都纠集到那个以成功或失败为符号的舞台之上,由此最大限度地调度与纠集了人力成本,这正是广告商迅速集结的最根本原因。它使这里的每一结点都涌动着所谓的“文化消费”,由此构成了一个商机密集交织的巨大商业舞台。这可能就是当今信息传播极为发达时代新型的娱乐大片模式:资本迅速集结、涌动、发酵、然后心满意足地增值。
  在这部“大片”中,“好声音”实际是一个符号,它最大限度调度了越来越多人的消费热情。这样的前提下,争论各自演唱水平之高低,本身都在抬高消费的热诚。一个个具体可辨识、可热议的角色导致各种不同趣味的辩驳;有关“好声音”的角色越反差,其情绪就越起伏;模仿的台上歌手与被模仿的台后明星偶像对应;导师选择选手与培养的趣味引来各自的拥趸与敌手;各样的溢美与批评引出各样的意气与激愤;……由此鱼龙交杂,惊涛拍岸。这就是网络立体传播时代典型的文化商业。越来越发达的网络培植起了越来越挑剔、表面越来越自以为独立的个性意识,有关“好声音”因此就有无数标准在彼此反应与彼此对抗。这个节目的导演者只不过最大限度鼓动了这么一场有关标准争论的狂欢,这样的背景下,有关这些歌手究竟达到了怎样标准,决赛结果究竟又符合了怎样标准的争论,其实都难辨清其意义。
  已经很难有公认的、公平的标准,所以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撩拨大家参与讨论的平台,然后将大家的热情变成了一场尽兴的狂欢,又最终通过这种狂欢,在散场之后收取了利润的果实。
  这就是当下我们的文化生态,我们都在这样的舞台之中,都是这样的商业演出中的一个角色而已。或许这就是“中国好声音”力图把这一切展现给大家的目的。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4.下列有关“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是一台激情熊熊燃烧的娱乐大戏,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地上演,第一季仅十期便反响剧烈。
  B.“中国好声音”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屡创新高,甚至创下了“巅峰时刻”6.109%的电视收视率奇迹。
  C.“中国好声音”既为浙江卫视带来了三亿多的收益,也使得人气学员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给广告代言和参加商业演出。
  D.“中国好声音”被称为2012年度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至本文结稿时,可以说未曾遭到人们的任何质疑和挑战。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耗时仅四个月时间便获取三倍巨额盈利,这牵动了几乎所有商家的神经,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商业模板。
  B.与其他已经疲沓的选秀形式不同,“中国好声音”表现为投入大,产出精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风险共担、资源互换、利益共享。
  C.在传播方式面临革命的时代,“中国好声音”运作的成功预示着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发展某种值得思考的方向。
  D.将参与者、选择者、观看者的喜怒哀乐都纠集到舞台之上,这是“中国好声音”与目前各大电视台其他选秀形式最重要的区别。
  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导演关注的是标准讨论的本身,因为它能抬高观众消费的热诚,而不关注歌手的水平、决赛结果等。
  B.资本迅速集结、涌动、发酵并最终增值,这种资本运作方式可能就是当今信息传播极为发达时代新型的娱乐大片模式。
  C.不断发达的网络培植出越来越挑剔、表面越来越自以为独立的个性意识,由此导致“中国好声音”的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D.“中国好声音”最大限度地调度与纠集了人力成本,使得广告商迅速集结,为各方搭建了一个商机密集交织的商业舞台。
  【答案】
  4.D
  5.C
  6.D
  【解析】
  4
  试题分析:D偷换陈述对象,原文是“人气学员的代言广告及商业演出……铺天盖地,轰轰烈烈”。此题考查考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难度并不大,需要的细心和耐心。仔细阅读选项,理解其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到原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曲解原文,偷换概念,因果倒置,无中生有,弄错对象等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断章取义,原文“不仅是……也不仅是……更重要的是”。此题属于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的意思。此题难度并不大,具体作答时,依据选项内容搜索答题区间,确定相对应的文本内容,仔细阅读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和选项内容作比较,确定异同。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D判断错误,原文是“其实都难辨清其意义”。此题属于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的意思。此题难度并不大,具体作答时,依据选项内容搜索答题区间,确定相对应的文本内容,仔细阅读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和选项内容作比较,确定异同。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猴票她爹”——黄永玉
  在收藏界,人人知道这样一个“神话”:1980 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单枚面值只有8 分钱,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20 万倍,整版(80 枚)接近150 万元。这枚邮票的创作者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
  人们把黄永玉称作“猴票之父”,他闻知哈哈大笑,顽心立起,改为“猴票她爹”。
  1979 年春节期间,时任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师邵柏林去看望老师黄永玉,并请他画一套动物邮票。邵柏林回忆说:“黄先生是位爱国的、有良心的艺术家。1955 年,周总理派人把他从香港接回来,在中央美院任教。那时,黄先生和董希文、李可染等我的许多老师住在北京的大雅宝胡同,我常拿着画稿去听取老师们的意见。我尊黄先生为师,黄先生拿我当朋友。‘文革’时,黄先生遭难,搬到了北京站附近的罐儿胡同的一个旮旯里,用他自己的话说:‘鬼都不敢登门了。’但我照常去看望他。他说:‘朋友里有胆子到被打翻的巢里来看我的,邵氏夫妇是其中之一。’有这层“牢靠的友谊”,邵柏林1979 年拜访时,黄永玉一口答应。“画什么呢?黄老想了好几天,把曾经日夜陪伴他的伊喔画了出来,以示怀念。伊喔是一只猴子。上世纪70 年代一位朋友送的。他很喜欢这只猴子,无论去哪儿,伊喔都会趴在他的肩头,形影不离。”伊喔在黄永玉家里“显示出其祖先大闹天宫的本事”,在画室里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