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060个人字。

  江苏省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6分)
  1.名句默写。(10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3)念天地之悠悠,▲。(唐•▲)《登幽州台歌》)
  (4)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岳墓对联)
  (5)万朵莲花开海市,▲。(元•文璋甫《火节》)
  (6)▲,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7)《郑人买履》中郑人入水求剑的依据是:▲。
  (8)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句是从南朝诗人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表达了对人生美好的祝愿。
  2.根据语段回答问题(6分)
  作家余华说过,“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这句话我十分认同。我见到过生活中的一些作家,老实,羞涩,甚至木讷,接近于迂腐。但他们的文字,张狂凌历,似锋利小刀,处处露出峰芒。也许所有情绪别无居处,只能徜徉在文字里?文字是他们小小的外衣,穿上可以是皇帝,在自己的国里huò达洒脱。管它呢,这是我的领土——可以尽情去爱,亦可以尽情去恨。爱与恨,原来都可以这样肃杀杀,这样浩荡。(雪小禅《别无居处》)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写拼音。(2分)
  绚▲烂huò   ▲达
  (2)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2分)
  ▲改为▲▲改为▲
  (3)词语解释徜徉:▲(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校园文化节上,小明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C.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D.他的理论让贾里茅塞顿开。
  4. 下列词语都是形容词的是(▲)(3分)
  A.梦幻嫩绿抽屉绽放B.嶙峋意境招摇瑕疵
  C.绚丽朦胧勇敢时髦D.怠慢伶俐家眷皎洁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之一。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盐淮高速公路大丰港至盐城段正式通车后,实际车程大约要缩短1 个小时左右。
  6.综合实践题。(5分)
  十月花海游人如织,百花竞放十里飘香。园中雀跃的花儿身着五彩霓裳,招摇着曼妙的身姿,卖弄着令人无法避易的香甜。蜂飞蝶翩舞,轻轻杨柳风,。游人在这里流连忘怀,醉心于异域风情的汪洋花海中乐不思归。
  (1)根据画线句,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2)星期天,你和同伴来到花海荷池旁,好朋友小丽想摘一朵荷花,你该怎么说呢?(3分)
  ▲
  7.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6分)
  材料一: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这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不假思索地搬运作用。
  材料二: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利用网民低趣味心理,让一些无内涵甚至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有人认为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我们患上“语言贫乏症”。也有人认为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可以对语言的丰富性做一些有益地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等。
  材料三: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当今语言病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
  ▲
  (2)你对当下网络热词流行有什么看法?今后你会如何对待这些网络流行语呢?(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