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874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出题人:蓟县一中褚淼燕芦台一中赵春静
  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通缉(jí)      卡(ān)心病桀骜不驯(xùn)
  B.剖(pōu)开叱咤(chà)水门汀(tīng)     忸怩(ní)不安
  C.轧(gá)账拊(fǔ)心高血(xuè)压长歌当(dàng)哭
  D.搽(chá) 粉绯(fěi)闻攒(cuán)机子开花结(jiē)果
  2.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凄惋目眩自动档万事俱备
  B.恶耗翔实冷不防陨身不恤
  C.辽廓竟相一窝蜂博闻强识
  D.黯淡签订橘子洲短小精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鲁迅的杂文语藏机锋,气如秋霜,至今仍显露着  的思想光芒。
  ②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______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③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呢?
  A.犀利密封作壁上观    
  B.锋利密封袖手旁观
  C.犀利尘封袖手旁观
  D.锋利尘封作壁上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2名日本人因间谍嫌疑被中方逮捕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正在依法对相关案件进行调查,有关情况已向日方进行了通报。
  B.参加奥运的选手们十分清楚,一场比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C.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高一语文组展开了围绕“走进《论语》”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D.文章中,竹子凌霜傲雪、内虚外直的人文品质与竹林主人操守坚定、心系天下的性格自然融入到一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分小令、中调和长调,这是依据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词的标题与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C.巴金,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小说《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抗日战争的社会生活。
  D.《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选入课本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记录了“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②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③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④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⑤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⑥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