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陈情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人教版必修五语文导学案1:第7课 陈情表.doc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人教版必修五语文教案:第7课 陈情表1.doc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课件:第7课 陈情表.ppt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说课稿1:第7课 陈情表.doc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人教版必修五语文说课课件:第7课 陈情表.ppt

  高二级部语文课前双基预习案A
  课题:《陈情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2、能力目标: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二、【完成目标一】
  【资料链接】
  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又名,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陈情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2.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2.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文言文背书技能的训练和文言文字词句的归纳。
  2.文章的陈情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于事的巧妙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陈情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
  《陈情表》是我们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第一篇课文。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可以和《出师表》相媲美;本文在整个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可由其处于必修五中第一篇文言文的位置看出;本文所在专题重在一“情”字上,本专题基本内容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彩的感情,也为下一专题“直面人生”张本,更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生。
  (二) 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倾向。
  高二的学生,在经历高一一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对文言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感受能力。
  高二的学生,在情感认知上,伴随着成熟与疑惑,仍需我们对其关注与引导,从而更好地去认识自我与人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