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 ,约8370字。
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24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hā)樊笼(lǒng)害臊(zào) 琴弦(xuán)
B、戏谑(xuè)吐哺(bǔ)懵懂(měng) 驰骋(chěng)
C、徘徊(huí)积攒(zǎn)将子无怒(qiāng)海市蜃楼(chén)
D、薄弱(bó)譬如(bì)蓊蓊郁郁(wēng)璀璨(càn)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班驳没精打采朝思慕想相濡以沫混混噩噩
B. 琐屑聒噪不已置若惘闻一塌糊涂死心踏地
C. 酣眠水泄不通一泻千里蜚声国际生死攸关
D. 烦噪勤能补拙出类拔粹歪歪趔趔怙恶不悛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A.叙事,言简意赅,情实事真,无故作姿态之言。
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认真总结教训。
C. 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争取期中考试获得好成绩的决心。
D. 对付生物入侵,当务之急是健全和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性格上,哲学近于男性,诗歌近于女性。
②但是在所有大诗人和一部分大哲学家身上,我们仍可辨认出鲜明的血缘关系。
③从历史上看,诗歌和哲学都诞生于神话的母腹,有亲密的血缘关系。
④一切伟大的诗歌作品必有哲学的深度,都以独特的方式对存在有所言说。
⑤后来,这兄妹(或姐弟)俩分了家,疏远了,甚至互不相认。
A.④①⑤②③B. ④③⑤①②C. ③①⑤②④D.③⑤②①④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是儒家经典“五经”之—。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陌上桑》合称为“乐府双璧”。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宫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愿)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眼泪)
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 D.多谢后来人,戒之慎毋忘(告诉)
8、下列对联或诗词内容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④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A.司马迁李白曹操文天祥B.屈原陶渊明曹操文天祥
C.司马迁陶渊明诸葛亮岳飞D.屈原李白诸葛亮岳飞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6分)
二、古诗文知识(27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3)羁鸟恋旧林,。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归园田居》
(4)静女其姝,,爱而不见,。(《诗经•静女》)
(5)士之耽兮,;女之耽兮,。(《诗经•氓》)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①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
②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1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4题,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①上问曰:“如我,能几何?”(3分)
②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3分)
③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故乡的槐树
孙守名
再过几个月,絮暖的春日就会蹒跚而至。站在逼仄的庭院中,留恋地打量着这棵虬劲苍然的古槐,一片茫然。我决计在冬末春初开解她。
古槐移栽至此已有百年历史,沧海桑田,犹然春萌夏华,枝叶丰茂。槐根盘根错节,破土兀立,穿屋基而出。枝干侧仰,右侧有碗大空洞;枝条旁逸斜出,贴墙而上。槐体枯干葱茏,枯干处,树洞存贮清水斗许,澄澈可鉴,至冬日而不枯;葱茏处郁郁苍苍,参天而立,槐叶随风飘逸可人,花朵串串,清香四逸,满园春色。秋风萧瑟处,遍地秋叶秋蕊,脚踏上去,松软沁骨,心神俱静,秋的韵致便清清爽爽地驶入眼底。这时,泡一壶酽茶,夜坐槐树下,听秋风穿墙而过,听槐蕊落地有声,听秋虫鸣唱心曲,仿佛进入一个通灵的天地。
关于这棵槐树,据说,祖父曾游华砚山慧觉寺,得道高僧看中他慧根超凡,意欲引度出家为僧。怎奈祖父尚未窥破红尘,并无普渡众生之意。高僧万般无奈,只得授意弟子从寺院中移槐苗一棵相赠,并告知祖父待尘缘已了,自当赴寺修行。祖父回家,掘坎培土,将槐苗栽于屋门右侧,嘱祖母日日以琼浆玉液浇溉。翌日,随大军南下,一去二十余载。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