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6130字。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晕(yùn)应和(hè)窠巢(kē)咄咄逼人(duō)
B.分歧(qí)匿笑(nì)静谧(mì)花团锦簇(cù)
C.贮(zhù)蓄粗犷(guǎng) 憔(qiáo)悴翻来覆去(fù)
D.姊妹(zǐ)棱(léng)镜着落(zhuó)淅淅沥沥(x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酝酿高邈莅临抖擞精神B.决别嘹亮喉咙喜出忘外
C.攲斜徘徊朗润呼朋引伴D.竦峙吝啬祷告各得其所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C.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4. 请选出每个词语都为名词的一项()(3分)
A.沧海风筝肌肤薄烟B.花苞睫毛铃铛萧瑟
C.草垛侍弄淡雅烂漫D.分歧姊妹宽敞发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尊君、舍弟、鄙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A. “这幅画卖多少钱?老先生。”那人着急地问道。
B.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标准,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D.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勇敢拼搏的勇士?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长沙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响应。
8.名著阅读(5分)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 》,作者是,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篇,最初在《_____ 》杂志上发表。
9.填空。(8分,每空一分)
(1)回乐峰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深切的同情与关切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0.综合性学习。(6分)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4分)
①端午节:;
②春节: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2分)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春兴》,完成11-12题。(6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1. 本诗通过可以看出是季节。(2分)
12.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请做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13-15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2)尊君在不()
(3)入门不顾()(4)相委而去()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