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4810字。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xiáng地mí漫。我cháng yáng在这洁净如水的世界里,心中似乎有一支婉转的歌儿流过。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很想知道《花千骨》这部电视剧为什么会这么火。
B.读宋词,我们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落寞……等情感。
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D.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六小龄童在主席台上夸夸其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西游文化,大家兴致高涨。
B.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郊外,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C.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认识了缺点,改正了错误。
D.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奇文共欣赏,。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③敏而好学,。④“”,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⑤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思家念亲之情。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
“,”传递望月怀人的惆怅。
⑥《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的诗句是:
,。
6.名著阅读。(4分)
(1)小王子拜访的第五个星球非常奇怪,它的地方只够安置和。(2分)
(2)下列对名著《小王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了解小王子过着并不顺心愉快的生活,长期以来唯一的消遣就是观赏太阳升起后
的优美景色。
B. 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向成人世界派遣的天使,帮助成人们重新思考人生,重新感受
人生,小王子以无忧无虑的孩童形象出现,表达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纯真童心的渴望。
C.对小王子来说玫瑰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花,虽然她的骄傲与再
三试探使小王子负气离开家园。
D.《小王子》的作者请人为小说画了插图,插图简约雅气,梦境一般,与文字融为一体,
使故事充满诗情画意。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5分)
班级将开展“我爱文学”之“走进美文”读书周活动。
【活动一】
(1)作为班级小记者,你到学校图书馆采访馆长,了解学生借阅美文类书籍的情况,你将怎么说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2)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如饮甘露”,请拟写出恰当的下联。(1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3)请你围绕“文”和“画”为这一期壁报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
栏目一: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3分)
(一)阅读唐•王建的《野池》,完成第8题。(6分)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8.(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2分)
(2)这首诗炼字精巧,试赏析“蜻蜓上下鱼东西”一句中的“东西”一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李肇的《崔昭行贿事》,完成9——12题。(12分)
裴佶尝①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②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③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④报寿州崔使君⑤候谒⑥。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⑦,又令秣⑧马饭仆。姑曰:“前何倨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⑩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11)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尝:曾经。②会:适逢,正赶上。③安:怎么,哪里。④阍(hūn)者:看门人。⑤寿州崔使君:即崔昭。寿州,今安徽寿县。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⑥谒:拜见。⑦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⑧秣(mò):喂牲口。⑨倨:傲慢。⑩揖佶:向裴佶作揖,这是告别的礼节,让他出去。(11)絁(shī):粗绸子,当时可作货币流通。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佶至宅看其姑()②良久()
③前何倨而后何恭也()④及入门()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佶至宅看其姑
A.使其冲烟飞鸣(《幼时记趣》)B.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C.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D.飞漱其间(《三峡》)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裴佶的姑父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说。(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一块糖的甜蜜与哀愁》,完成13——16题。(15分)
①小时候家里穷,每天啃着窝头就着咸菜,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糖块,馋得直流口水。母亲就安慰我们说,吃糖只会牙疼,吃盐巴却能补钙,将来你们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用盐巴腌着总比用糖水泡着好。”这是母亲的格言。
②尽管如此,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吃到甜的东西。她会用甜菜熬糖稀,然后让我们蘸大饼子吃,虽然那甜味不是那么浓烈,但在当时却已是顶级的奢侈品了。等我们美滋滋地吃完了,母亲会在厨房端起我们的饭碗,挨个地舔个干净。一直以来,母亲似乎成了“咸菜”的代名词,其实,母亲也是喜欢甜的!
③日子一点点好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口袋里偶尔也会有几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