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3870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卷面书写(5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洨河(jiáo)匀称(chèn)孕育(yùn)惟妙惟肖(xiāo)
B .轩榭(xuān)嶙峋(líng)矗立(zhù)迥然不同(jiǒng)
C .攒在(zuàn)湛蓝(zhàn)艨艟(tōng)前瞻后顾(zhān)
D . 善泅(qiú)藻荇(xìng)休憩(qì)重峦叠嶂(zhà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独出心裁名副其实偷机取巧
B. 精益求精家喻户晓重峦叠嶂
C. 微不足道井然有绪因地治宜
D. 真知灼见别据匠心与生俱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C. 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相互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D.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是否努力。
C.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仿写句子。(4分)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
6.原文填空(10分)
(1),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3)好峰随处改, 。(梅尧臣《鲁山山行》)
(4)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6)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7)古诗中书写雄心壮志的诗词很多,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
(8)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抒发愉悦苦闷之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8、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略无阙处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 _______
(3)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10. 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B. 属引凄异
自非亭午夜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群响毕绝D. 春冬之时
哀转久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之乱
11. 有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5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