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2180字。
  双峰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本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1.79PPM。对以鳖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的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
  1、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D.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解析C】
  C项与第一段中“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本相同”一句相矛盾。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B.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C .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解析D】
  阅读是要找到区域,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推敲。
  A项微量汞“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的说法无中生有。
  B项原文说各地鱼体内含量汞浓度不能完全说明该地污染程度。
  C项“31%”是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甲基汞含量的百分比,而不是所含汞的总量。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解析B】
  原文“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从这句话里推断不出“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属臆断。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