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5小题,约2780字。
   高考语文复习步步为营·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
  沈绍姬
  昔年亭馆筑城[注],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注] :翁城,护城门的小城墙。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败。②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
  (2)①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昔年在城郭内修筑的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由盛到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②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十亩之地仅传三世,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物是人非,自己已成为经历两个朝代的人。
  解析 第(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颈联中的“楼上青山”衬托了如今故园的衰败。从“门前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这是实写,而“记得趋庭分彩笔”是虚写。由此可知,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2)小题考查对思想情感的概括与分析。从“昔年亭馆”与“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从“仅传三世业”和“已作两朝人”可以看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物是人非、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