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00字。
宜宾市一中2014级“补胎式”一轮复习语文第16周训练试题
命题人:张杨 审题人:李金鲜
班级: 姓名: 得分:
训练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审题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两个月,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就牺牲在修渠的工地上。
取水,这个往日男人承担的重活,落在了母亲肩上。女人力气小,被抢水的人群挤落在水中。
母亲扛着空桶,穿着湿透的棉衣,一进家就撵张买江出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
通水的那天夜里,她坐在渠边,整整看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她拦住了前来挑水的人群。她要先于别人打第一桶红旗渠水,因为她贡献了丈夫,又把13岁的儿子送到渠上,她比别人更有资格。
这是为内心一口气,坚韧地活着的女人!
又是一年桃花盛开的季节。
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千里冰封的雪天里;不是在温室,而是在高耸巍峨的绝壁上。
冬季每有游人来到林州,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是必去的地方--那里冬天可以看桃花。
申兰英与原海生,青梅竹马,就长在那个冬天里桃花烂漫的村子。
2000年,原海生掉入山谷。当支书的他,是死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
就在他走后,桃花洞村的旅游开始热起来。原海生以冬天的离去,为这个小村带来了春的生机。丈夫留给申兰英两个孩子:儿子上大学,女儿刚刚初二。还留下了点账面上的钱,是一直没有领到的村主任工资,每年700元,一共欠了10年。
咬咬牙,申兰英支起了桌子,搭起了棚。过路人吃她一碗面,丢下两块钱。
一张桌变成了十张桌,棚子变成了面馆。
吃面的人开始直接叫这个爽快麻利的女人“桃花嫂子”。一位画家给她写了几个字贴到了屋里:“桃花嫂子面,好吃看得见。”渐渐地,她把“桃花嫂子”的招牌挂在了外墙上。“桃花嫂子”成了太行山里的品牌,老粗布、杂粮,都追着赶着标出桃花嫂子的名字。
人们看到申兰英脸上总是挂着笑,可她内心却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她把自己与丈夫结婚时的一张照片镶在镜框里,天天守着。
当我们提到原海生时,她说,只有一张合影,11年了,还是想他……
一语未了,掩面而去。
总是有一些英雄没有来得及戴上红花,就悄然隐退到历史的幕后。
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如同追日的夸父,“体解而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
不能说上天亏待了林州。但是,这个大山里的地方的确没有得到上天厚爱。一个缺水之地,一个守着一堆石头的穷县,凭什么50年前让漳河之水天上来?凭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让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河南108个县市处于前列?
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在于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太行山下,一个曾在井下挖煤的汉子,在韧性的坚持中获得了不止一次的重生。
桑中生从来都拒绝谈起他最艰难的时候。
记者试着问他,他回避:不提这个。
笑着拒绝,然而泪水就在瞬间流下。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他是一个亿万富翁,也是一个穷得没钱吃饭的人。最苦的时候,机器全趴在厂房里,家里拿不出一分钱,门口站满要账的。
2008年,桑中生投资搞起了用于太阳能的多晶硅,当年就缴税1亿元。2009年,投资27亿元扩大产能。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扑到了中国的山区,原来300多万元一吨的多晶硅,降到1万元也没有人要。
只得停产。
置之死地,能否后生?没有资金寸步难行,情急无奈之下,如同秦琼卖马、杨志卖刀,桑中生决意出让企业股份,换来帮他进行技术改造的团队,以做最后一搏。
桑中生能否走出困境?没有人知道;这一搏就是最后一搏?没有人能回答。可桑中生说,林州人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就得成功。 (摘自新华网)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A.文章所选取的三个素材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太行人身上坚韧的精神,可歌可泣。
B.“又是一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开挖红旗渠的张家的叙述,过渡到下文发展旅游的申兰英与原海生的故事。
C.林州地处山区,以前缺水、贫穷,但林州人引入了漳河之水,并发展了旅游产业,使林州经济居河南108个县市前列。
D.桑中生曾经成功的投资多晶硅的开采,成为亿万富翁;后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停产,现如今桑中生成了穷得没钱吃饭的人。
2.“太行之力”是如何在太行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4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突出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考点:分析新闻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A.著名作家马尔克斯逝世后,世界各地人们广泛开展哀悼纪念活动。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马航MH370失联后,马政府拖延公布真实信息的做法遭到乘客家属的离席抗议,马政府对失联飞机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特别地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关注。
C.为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的影响,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显示:76%的市民认为党风政风的整顿带来了民间风气的改善。
D.在学校成立的各种社团中,同学们尤其更喜爱“模拟联合国”“辩论社”等能够锻炼思维和口才的社团。一到招新时节,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A.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