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6920字。
2016年秋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扶掖yè 逞chěng辩 凌líng驾 廓然无累lěi
B、解jiè元 一抔póu 襁qiáng褓恃shì才放旷
C、惩chéng罚 趱zǎn行 画缯zēng 唯wěi唯连声
D、下载zài 洁癖pǐ 忿恚huì 相契qì相抱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段章取义 无与伦比 化为乌有 融会贯通
B、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黎明百姓 平心而论
C、舐犊之情 挖心搜胆 免冠徒跣 墨守成规
D、自知之明 恪尽职守 红装素裹 金榜提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看着四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B、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C、日本政府妄图通过购岛实现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这其实是自欺欺人。
D、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4、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来缚住。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欲望?是,都是。
B、“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李老师说,“快十二点了。”
C、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B、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C、西山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D、读书很重要,专家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都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三杰”指孙权、司马懿、刘备。
C、文人雅士常用居士自称,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辛弃疾自称稼轩居士,欧阳修自称六一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李清照自称易安居士等。
D、诸葛亮为署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曾称赞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8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尽自己一生的千古名句是 , 。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委婉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3)《武陵春》中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无限的忧伤与悲痛的句子是
, 。
(4) ,背灼炎天光。
(5)酒困路长惟欲睡, 。
(6) ,枳花明驿墙。
(7)池上碧苔三四点, 。
(8)《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涉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
8、综合性学习(6分)
据报道,近日,杭州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孩子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以下是网友的评议:
网友甲: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人生的风浪呢?
网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所谓“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
(1)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2分)
(2)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2分)
(3)为了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特印发了《告家长书》,请你在递交《告家长书》时,跟家长说几句话。(2分)
二、阅读与欣赏(共44分)
(一)诗歌赏析,按要求完成9-11题(共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2分)
10、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2分)
11、选出对全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作者辛弃疾字幼安,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
C、“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