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2680字。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说明: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与Ⅱ卷两部分,请将1--3,10--12,17--1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1--9题位置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刘海峰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书院与科举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印象多是制度。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今多已灰飞烟灭。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反对科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19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康有为不仅在1898年6月17日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月3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很快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
  所谓书院改制,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改制、科举停废,笔者认为都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实际上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例如,冷兵器被枪炮所取代、帆船被汽船所取代、国子监被大学堂所取代,等等。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年,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一文中认为,书院的优点,“没有教授的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他兼采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其教学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摘编自刘海峰《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院与科举各有特色、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中唐以后,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以求仕进,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也由此应运而生。
  C.时代和现实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孔子生活在那个时候,也很难不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
  D.科举选拔只满足个体修身齐家的愿望,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以通过科举实现,因而遭到士人的反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朱熹等人考上进士之后,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以此为资本在书院讲学布道, 体现了书院与应举统一的一面。
  B.书院治学强调学问,应举入仕强调举业,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 有对立的一面,但这一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改变。
  C.康有 为先后呈上两道奏折,分别针对科举考试和书院提出改革,可以反映出二者在中国古代互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
  夏生荷
  1949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