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0000字。
省前中高三实验班选拔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倩(qiàn)影 杉(shā)木 混(hùn)沌 殒(yǔn)身不恤
B、芜(wǔ)杂 悄(qiāo)然 嶙(lín)峋 不可估量(liáng)
C、埋(mái)怨 孱(cán)弱 眼眶(kuàng) 度(dù)长絜大
D、上溯(sù) 啃噬(shì) 伺(sì)候 怅望低徊(huái)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戳 端倪 发愤图强 一蹋糊涂
B、璀璨 诀窍 潸然泪下 渡过难关
C、梦魇 傀儡 大名顶顶 祸起萧墙
D、斟酌 悖谬 要言不繁 焦燥不安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汉书•匈奴传》)
B、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C、宋祁《木兰花》一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是炼字的典型,作者用一闹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D、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②眼下有许多青年在结婚前先做好财产公证,专业人士认为,这样做是青年 意识强的表现。
③小说《呼啸山庄》的各章各篇都 着一种神秘的气氛。
A、情致 幽远 法治 贯穿 B、情趣 幽远 法制 贯串
C、情趣 幽怨 法制 贯穿 D、情致 幽怨 法治 贯串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B、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
C、 四星级学校验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天还没亮,就见一个个莘莘学子到校苦读了。真正的减负何时才能到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B、但是北京人的胡同文化对我们却是可以理解的。
C、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D、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