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份)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作业三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1.任选下面的一种情景,将其扩展成一段话。要求:引用古诗句,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戈壁落日 苍劲 瑰丽
  情景二:海上日出 清新 壮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情境再现型扩写题要关注情景的特点,比如情景一中,“戈壁落日”提示了要描写的对象、场面,“苍劲”提示了“戈壁落日”的特点,而“瑰丽”是“戈壁落日”体现的画面特征。扩写时,应注重把握“戈壁落日”的特点,想象“戈壁落日”的画面特征等。
  答案 (示例)情景一:戈壁的落日是古旧的、苍劲的,王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莽莽、孤烟升腾,河水粼粼、落日低垂,一幅壮阔豪迈、雄奇瑰丽的画面。
  情景二:海上的日出是柔曼的、清新的,李白说“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海日初升、云蒸霞蔚,悠悠白云、天鸡鸣唱,一幅变幻莫测、壮丽非凡的画面。
  2.(2016•浙江六校联考)接着开头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包含“春雨”“鸟”这两个词语和一句唐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80字)
  让我们“踏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表达连贯、生动的能力。“让我们‘踏青’去”是一个祈使句,表达的是一种愿望,这就说明了下文不是对“踏青的”纪实性描写,而是一种想象和愿望。作答时可以围绕“春雨”和“鸟”设计两个画面,也可以在一个画面里同时包含这两种景物,唐诗则可以通过抒情或议论插入。
  课时作业四
  (时间:30分钟 满分:28分)
  1.(2016•山东德州一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剧作本身的角度分条概括《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物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采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浮躁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注入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段共三句话,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如第一句的“鲜活形象”,第二句的“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第三句的“直接的叙事风格”“沉稳的故事节奏”。
  答案 ①人物形象鲜活;②历史感厚重(真实体现城乡发展历史);③叙事风格直接;④故事节奏沉稳。
  2.(2016•山东临沂二模)以下为一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当大家以手机短信送祝福庆祝西方感恩节时,由“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教父母”等组成的新二十四孝图正在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展出,青年大学生用独特方式度过感恩节,弘扬孝道文化。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记者在山东师范大学看到了由大学生绘制的新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与现代生活联系,贴近老年人实际生活需要,吸引了众多大学生驻足观看。
  “本次新二十四孝图绘制展示活动是学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用这种活泼新颖的形式,弘扬借鉴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梦瑶介绍说,举办这个活动,是希望引导大学生崇孝感恩,培养尽孝乐孝的品质,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要抓住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则新闻节选主要写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展出新二十四孝图,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弘扬孝道文化。在此基础上,要符合题干要求的字数。
  答案 新二十四孝图折射新孝道。
  3.(2016•山东曲阜质检)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烈士纪念活动。草案称,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因此草案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般来说,新闻的标题要含有明确的主、谓、宾三个成分。材料的中心议题是“烈士纪念日”问题,该问题虽是国务院拟定的草案,但必须经由全国人大批准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主语不宜为“国务院”或“全国人大”,而应灵活定为“我国”。材料中的议案只是“草案”,还未最终确定,所以应为“拟将”。这两点必须表述准确。
  答案 我国拟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
  4.(2016•河南开封一模)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微电影”的特点。不超过25个字。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形式灵活的微电影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而影视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与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当前,微电影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中能表现微电影本质特点的关键词,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即可。例如,“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可概括为“篇幅短小”;“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可概括为“情节完整”;“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可概括为“周期短,投资小”。
  答案 篇幅短小,情节完整,形式灵活。制作周期短,投资小。
  5.(2016•天津十二区县二次联考)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七
  (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
  1.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________。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D [抓住前后句出现的“雨”“帘幕低垂”“并不愉快的凉意”等词语作一番分析,如果选A,那么,“感觉”如张着“纱幕”,而后面的文字并不在陈述“感觉”,却转到其他意思上去了,显然A项不当。如果选B项,那么B项中“小鸟……掀动着翅膀欢叫”在感情色彩上和前后文不一致,显然也不当。如果选C项,那么用“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来形容“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则不大恰当,所以C项也不能选。只有D项,从文字上看,“密密的丝缕”既和上文的“下着细雨”相照应,也和下文“雨丝……扑到脸上”相照应,而且从感情基调上看也是相一致的。]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文解字》里没有“饺”这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面皮包起羊肉煮来驱寒的,“娇耳”即后来的“饺耳”“饺子”。
  ①它的意义非常单一,可见它被创造的原因,就是饺子的出现
  ②可以看出这种食品的源远流长
  ③它的出现约在魏晋南北朝前后,因物品诞生而造
  ④有研究认为饺子与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有关
  ⑤“饺”是形声字,表一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
  ⑥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从“饺”这个字的诞生
  A.⑤③⑥②④①      B.④③①⑥②⑤
  C.⑤①③④⑥② D.③⑤①
  课时作业八
  (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1.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为了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黄梅戏剧团将②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③演出队伍,奔赴大别山区进行④慰问演出。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⑤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个个精彩的⑥节目。通过⑦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必须删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删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⑤⑦ ①③
  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修改: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________改为________
  解析 “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的父亲应用敬辞“令尊”。“小有名气”一般用于自谦,这里应用“很有名气”来表达敬仰之情。“犬子”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这里应改为“爱子”。“有幸”是敬辞,用于表示自己很幸运,不能用于对方。
  答案 ①“家父”改为“令尊” ②“小有名气”改为“很有名气” ③“犬子”改为“爱子” ④“有幸”改为“抽空”
  3.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课时作业九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
  1.(2016•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模拟)依照下面观点,按要求回答问题。
  观点一: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
  观点二: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利大于弊。
  请任选一种观点,陈述自己支持该观点的两点理由,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论证“弊大于利”这一观点时,要着眼于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手机价格的高低引发的攀比风气和手机中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论证“利大于弊”这一观点时,要着眼于手机在信息分享、沟通便捷、出行安全等方面的优点。
  答案 (示例一)弊大于利: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生做作进效率;形成彼此攀比的不良风气;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示例二)利大于弊:有利于查阅资料;便于交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安全,可以通过手机确定其位置。
  2.(2016•湖北孝感统考)某校要举行“走进名著”推介活动,给某班布置了为“《论语》和《三国演义》”“《大卫•科波菲尔》和《堂吉诃德》”两组图书各写一段推介词的任务。
  请你从上面两组图书中,任选一组写一段推介词。要求:①须将同一组中两本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推介时有鲜明的主题;②表达得体,语意连贯,语言有文采;③不超过100个字。
  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要介绍出名著的内容,还要结合内容,阐明自己的收获。注意中心明确,语言生动。
  答案 (示例一)如果你是思想修行者,你会喜欢《论语》,它展示了士大夫的思想言行,将伦理道德娓娓道来。如果你是英雄主义者,你会爱上《三国演义》,它是英雄的赞歌,在快意恩仇中彰
  课时作业十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1.(2016•东北三校一模)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其网站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描述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先要由左到右把构思框架图看清楚,包括图形和文字;其次,把握框架内部各部分的关系,即用户行为分析的三个角度及其分别关注的内容:然后再按照先后顺序对框架流程做一个具体的介绍,将图片内容转换成文字。
  答案 (示例)本网站从黏性、沽跃度、产出三个角度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其中,黏性一项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度一项关注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一项关注用户访问网站所产生的订单数和客单价。
  2.(2016•宁夏银川一中模拟)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对“居民禁烟支持度”进行了调查。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学校”“医院”“酒店茶楼”“公交工具”“办公场所”等地均属公共场所。统计图中显示,除了对酒店茶楼这一场所有争议外,无论是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都支持其他公共场所禁烟。(2)写禁烟提示
  课时作业十七
  (时间:60分钟 满分:66分)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姑苏①怀古
  许 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糜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②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注】 ①姑苏: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闾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竣工,人称“姑苏台”。夫差曾在姑苏台上备官伎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后越国攻吴,吴国战败,姑苏台被越兵付之一炬。②忠臣:指伍子胥。吴越战争时,夫差败越,越王勾践求和,伍子胥力谏吴王不可应允,吴王夫差不从,且偏信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
  ☆(1)请赏析颔联中“争”和“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赏析诗歌中重要字词的妙处,首先要明确它的含义,然后将它放到句子中,看它描绘了什么情景,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就本题而言,要明确“争”和“占”的含义,进而指出其表现出的生命力及其传达的情感。
  (2)“诗眼”即全诗中心之所系。一般来说,分析诗歌的诗眼,就是要分析全诗各句是如何表现诗眼这个中心的。本诗的诗眼是“悲”,逐句分析其是如何表现“悲”的即可。
  答案 (1)“争”是“争抢”的意思;“占”是“占据”的意思。“争”与“占”写出了糜鹿争食新草和凫鹥抢占莎草栖息的情形,用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与荒台空苑的静寂相对比,形成生与死的强烈反差,突出了历史的无情,抒发了作者的感伤情怀。
  (2)本诗的诗眼是“悲”。首联写舍舟登岸,凭吊姑苏台,感到一种黍离之悲,用一“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和颈联描写在姑苏台看到的荒凉情景:曾经繁华的姑苏台,现在成了麋鹿践踏、凫鹥飞翔之地,“吴岫雨来”,“楚江风急”。作者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不禁悲从中来。尾联作者联想到忠臣伍子胥被迫自杀,而眼前这东流的江水仍滔滔不绝,又增添了心中的悲情。全诗中作者的所见所感,无不突出一个“悲”字。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 词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课时作业十八
  (时间:60分钟 满分:66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1)赏析诗歌第二句中“乱”字运用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这是一首思乡怀人诗,“乱”字的含义肯定不是简单的表面上的竹影乱,而应该有其深层含义,这就需要从诗歌的思想情感入手。明确这一点后,结合诗句分析其双关义是什么,然后答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 “乱”字一语双关,表面是指江风吹动竹子,竹影乱摇,实际是说诗人情绪起伏。一个“乱”字打破了环境的幽静,同时也使诗人情感起了波澜。
  ☆(2)诗歌后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由第三句中的“不知”和第四句中的“还到”可知使用了拟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把该手法的运用具体阐述一下。要明确手法是为情感服务的,而诗人正是借助这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思乡的归梦不知山高水远,距离遥远,随诗人来到了洛阳城,形象而深刻地表现出诗人思乡的愁苦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舒 亶
  画船捶鼓①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②,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捶鼓:敲鼓,是开船的信号。②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本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在楼上把盏劝酒。一“去”一“住”,一“催”一“留”,形成对比,把将别而不忍别的心情突出表现了出来。②“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友人乘坐的船,将随江潮而去,潮水定时起落,所以说“容易得”;而人一旦南北分离,相见即无定期。把江潮来去容易和友人一别难逢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惜别之情。
  (2)这首词把情写得曲折层深,摇曳多姿,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