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70个字。 
苏轼的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有「东坡集」、「后集」、「续集」。苏轼直到八岁才开始好好的读书,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在母亲教导下可说进步的非常快。他的父亲为苏洵,母亲为程氏,还有一个弟弟苏辙。后来苏轼到道观私塾里去读书,这在当时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和他一起在私塾里就读的孩童有很多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轼在私塾里度过童年,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的日后有很大的帮助。而他的父亲苏洵虽然志在科举,但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结果并未中举而过着怀才不遇的悲惨生涯。因此他对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二十一岁的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是年顺利的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翌年春的科举,一举进士及第。殿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当时便曾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见得当时欧阳修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虽然他中了进士,但苏轼母亲程氏,却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他也因母丧丁忧三年,延迟了官场生涯的展开。不知是否因为苏轼注定要受到命运的捉弄,在这之后,他的士途便变得不是很顺利,无法一路平步青云。在英宗至平二年(公元1065)他二十九岁时丧妻,来年又丧父,再次丁忧三年
        他先后受到贬摘不断,曾因谢景温的诬陷,出为杭州通判,转密湖徐等州。就在此时他写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歌咏西湖十分有名的诗,还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等诗。元丰二年,他四十三岁时,发生了著名的李定「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