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60个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荔枝沟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枣核》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八(6)班
  授课教师:孙秀壮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15日
  [教学目标]
  1、熟悉内容,理清线索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文中包含深情的语言。
  3、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巧设悬念的手法。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泛读课文,理清线索。
  [教学难点]
  了解思乡之情在文中的具体体现。突破方法:选读与精读相结合。选读课文时从大体处体会海外游子浓郁的乡情,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从微观的语言上品析课文中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导拨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背诵一首古诗----《静夜思》。(师生齐背)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师放《静夜思》画面投影,学生发言后师强调明确)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阗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一个人远离家乡很久,经过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简介作者
  (出示文字投影,指导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认识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三、熟悉课文,认字识词
  (放课文录音,出示投影,请学生边听边注意下列字词)
  ①蹊跷②嫣红③山坳④玛瑙⑤胡同⑥依恋⑦匀称⑧国籍
  ⑨不约而同⑩故弄玄虚
  (出示词卡,检查听读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