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9050字。
树德中学高2015级第三期10月阶段性考试 语文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课内文言(19分)
(一)选择(9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无罪岁 岁:年成
B.其曲中规 中:符合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遗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贻”的意思是“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请以战喻 不能喻之于怀
B.假舟楫者 愿大王少假借之
C.秦有余力制其弊 率疲弊之卒
D.金就砺则利 还来就菊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接近,靠近。A项,比喻,打比方/说明;B项,凭借/宽恕;C项,弱点,弊端/疲惫的。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相传尧分天下为“九州”,如兖州、梁州;秦设郡,如桂林、象郡;唐设道,如江南道、剑南道;宋设路,如广东路、湖北路。
B.“连横”和“合纵”其实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前者是指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策略,后者是指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C. “黔”意为黑色,秦代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秦代以“黔首”称呼百姓。而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只能穿着麻织的布,所以又以“布衣”代称百姓。
D.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倡导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实际上是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对“连横”与“合纵”的解释颠倒了。
(二)翻译(10分)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译:
【答案】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文中的重点动词,第一句中“谨”的意思是“认真地,谨慎地”;“庠序”指的是“学校”;第二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孝悌”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第三句中“颁”为通假字,通“斑”,解释为“斑白,头发花白”,“负戴”的意思是“背负或头顶”。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
【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这是“中心词+之+形容词”的结构,翻译成“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用心”是古今异义,翻译成“因为用心”;“一”是数词做动词,翻译成“专一”。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译:
【答案】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