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聚焦中考】2017年中考语文(广西   语文版)总复习:第4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考点跟踪突破+附录)
  专题十一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ppt
  考点跟踪突破11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二).doc
  考点跟踪突破11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三).doc
  考点跟踪突破11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一).doc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文阅读(二).doc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文阅读(一).doc
  考点跟踪突破13 议论文阅读(二).doc
  考点跟踪突破13 议论文阅读(一).doc
  专题十二 说明文阅读.ppt
  专题十三 议论文阅读.ppt
  考点跟踪突破13 议论文阅读(一)
  一、(2016•广东)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悲加欢不等于零
  叶 春 雷
  ①我想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我的人生观:悲+欢≠零。
  ②人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之后,紧接着就来了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这不开心的事把刚才开心的事抵消了,幸福指数变成了零,或者甚至变成了负数,让人沮丧至极。
  ③但我想说的是:悲加欢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古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换而言之,人生如意的事仅一二。如果用数理逻辑来推理,人生的幸福指数,自然只是一个负数,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负数。那么,人生就根本没有幸福指数可言,只有“痛苦指数”这个概念了。
  ④但人生毕竟不是一道数学题,人生的逻辑也不是简单的数理逻辑所能概括的。人生的逻辑是什么呢?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这样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注意,他用的是“魔鬼”的“魔”,不是“磨难”的“磨”。两位绝顶聪明的文学大师,其实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是有缺憾的,不能求全责备。对于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接受,一个是期待。接受现实的残酷,期待未来的美好,并为这个美好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⑤由此,我们不能仅仅从数理逻辑的角度,用数量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例如,一天之中,有两件开心的事,却有四件拂心的事,是否我这一天的幸福指数是负二呢?非也。换一个角度,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甚至比开心的事对人的帮助更大。《菜根谭》中说:“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按照洪应明的说法,拂心的事,对人生有正面影响,应该是正数,倒是那些快心的事,容易让人得意忘形,在人生层面上,倒成了负数。这和我们通常把拂心的事看成负数,把快心的事看成正数,完全相反。这样,我举的这个例子,从常人的角度,用数学公式表达,是:(-4)+2=-2,从洪应明的角度,则是4+(-2)=2。
  ⑥其实,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帮助我们进德修行,对我们的人生是正数;那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信心。我们只要谦虚谨慎,不得意忘形,就可以把那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同考点跟踪突破11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一)
  一、(2016•玉林防城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候有多美
  王 璐 琪
  十年前的那个五月,我们班换了班主任。
  外面下着雨,那个老师穿着茅草扎的蓑衣进屋,头上还戴着斗笠。我们那里不是很偏南的南方,并不流行这身行头,所以,当他立在教室门口严肃地看着我们时,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大家都诧异地盯着他看。 
  “今天的作文课,请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也就是我。”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①他就如同一股晚春的风,携着预示季节即将步入夏天的雨水,呼呼地刮进我们这群顽劣孩童的心里。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这是第二节作文课的内容。孩子自然是喜欢玩耍的,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
  不仅上作文课走出校门,而且平时的语文课他也常常不愿意在教室里上。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背苏轼的词,在潺潺的小溪边念余光中的《乡愁》……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民谣《那时候有多美》——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半学期在“草原牧歌”中度过,我们在期中考试中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全年级最高,其他科的成绩简直惨不忍睹。孩子玩心大,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忽略窗外的诗意?
  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神色还是正常的,下午家长会前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既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下午,全班同学的家长几乎都到场了,他们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地盯着了。当最后一个学生家长拿到分数条之后,他们纷纷举着自家孩子的分数条,以讲台和老师为中心,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中考”“升学率”“大学”,这些字眼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很难说老师是不是妥协了,期中考试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有节作文课,他还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