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28 观潮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南宋的历史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临安举行观潮盛典的风俗以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钱塘江潮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帮助理解课文。
2.查找别人写作的观钱塘江潮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文言词句。
2.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难点
1.诵读教学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1.钱塘江潮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2.当代人们观赏钱塘江潮的照片。
1课时
“钱塘江上潮如崩,吴儿驭浪正兴浓”,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之一。钱塘江的潮水与当地的地形有关,钱塘江口呈喇叭形状,每当海上潮水涌入,钱塘江口水位急剧上升,波涛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左右是潮水最大的时候,男女老少相携观潮,络绎不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睹这天下奇观吧。
周密(1232—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祖籍济南(今属山东)。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宋末曾任义乌县令,宋亡后不仕,从事著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草窗词》等。
28.观潮
精彩开篇词
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就是钱江涌潮。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去《观潮》!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的重点文言词句。
2.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思路
一、情境导入
南宋的国都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体味一下南宋都城的生活风俗吧!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
履(lǚ) 倏(shū)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ìn) 仞(rèn) 绮(qǐ)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方:①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②方出神(正)
③方七百里(面积)
观:①观潮(观看,动词)
②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②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