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份。


  1.(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开学验收)阅读《善良是内心的灯盏》,回答15—19题。(14分)
  ①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②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③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④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儿,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⑤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的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⑥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⑦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度过难关。
  ⑧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⑨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⑩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11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12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13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5、(3分)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6、(3分)请在选文第①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17、(3分)②、③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
  18、(2分)请赏析选文第○11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19、(3分)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有什么作用?

  1.(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16题。(12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3、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3分)
  14、“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15、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6、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